Workflow
“迎难而上,是军医组的光荣传统”
人民日报·2025-10-22 06:20

中国援塞军事医学合作项目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2016年起向塞拉利昂派遣多批军事医学专家组,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累计救治患者超过1.13万人次 [12] - 专家组在应对猴痘、埃博拉等疫情以及改善当地基础医疗条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并获得塞拉利昂总统的高度评价,认为其贡献见证并促进了两国传统友谊与合作共赢 [12] - 合作模式包括直接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旨在帮助塞拉利昂建立长效的医疗发展体系 [17][18] 疫情防控与紧急响应 - 2025年1月塞拉利昂出现猴痘疫情,第八批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启程支援,迅速投入患者救治、病毒检测和疫情防控第一线 [12] - 专家组帮助第三十四军医院建立科学规范的防控体系,并首次引入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升了诊疗效率 [13] - 在疫情高峰期,专家组每天最多接诊超100人次,累计门诊1330人次,收治危重患者81人次,为有效控制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13] - 专家组继承了2014年抗击埃博拉疫情时中国援助的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车等设施所代表的迎难而上的传统 [14] 基层医疗服务与义诊活动 - 自2025年3月起,专家组每月前往首都弗里敦周边偏远地区开展一次义诊,例如前往300多公里外的索科亚村需耗时8个多小时 [15] - 在一次索科亚村义诊中,专家组为约120名村民提供免费问诊、配药和健康咨询,获得当地酋长的高度赞誉 [15] - 面对当地医院医疗设备严重匮乏(如两家主要医院均无透析机)的情况,专家组利用现有资源坚持救治,例如通过显微镜肉眼计数完成血常规检查 [15][16] - 专家组通过先进设备(如超声机)和从中国带来的药物治疗当地患者,成功诊断并治愈了多家本地医院未能确诊的严重病例 [16] 医学教育与能力建设 - 2025年5月启动的中塞联合医学教育赋能项目是两军首次面向塞全国开展的系统性医疗培训,吸引了全国医务人员踊跃报名 [17] - 项目由感染病学国际知名专家领衔的25人专业团队支持,编写了5本专门教材赠予塞方,并通过远程与现场结合方式授课 [17] - 培训内容针对结核病、肝炎、疟疾等塞拉利昂常见病防治,旨在培养本土医疗力量,促进两国医务人员交流 [17][18] - 项目为塞拉利昂各地医务人员提供了平等的参与机会,有助于其建立自身的“免疫系统”和“造血能力” [18] 医疗体系与基础设施支持 - 专家组协助第三十四军医院进行改造,捐赠先进设备并协助研发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空间布局、科室设置和重症救治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 [18] - 塞方认为合作不仅带来了设备,更重要的是帮助建立了长效发展体系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