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村BA”赛事模式的核心策略 - 以低成本、高情感的群众性篮球赛事“村BA”为切入点,深度整合农业、文化、旅游、体育、商业资源[1] - 通过“赛事搭台、经济唱戏、群众受益”模式,实现现象级传播流量与经济效益增量的双赢[1] - 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硒业兴县、开放活县”发展战略,将篮球赛事作为战略切入点[2] 赛事规模与影响力 - 2024年第二届“村BA”吸引来自6省市的89支球队参赛,举办50余天200余场赛事,配套300余场特色文艺表演[3] - 赛事话题全网曝光量达58亿次,开幕式视频曝光量3.34亿,品牌效应显著[3] - 赛事坚持“百姓舞台、全民共享、节俭办赛”原则,激发全民参与热情[6] 经济效益与商业转化 - 2024年1至7月新增市场主体902家,新落地招商项目33个,线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8%[4] - 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1%,日均成单量突破3000单,新增56家集装箱商铺、84家商业门店、106家小吃摊位[4] - 2024年1至7月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5.8%,旅游总花费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8%[5] 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 - 形成美食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田园经济等新业态,新增43处精品民宿[5] - 全国知名企业如统一集团、海底捞、卫龙集团与本地企业合作开发魔芋系列食品[4] - 布局“内圈观看比赛、中圈文化互动、外圈商贸展销”的业态结构,推动消费场景多元化[4] 组织保障与治理创新 - 设立12个工作小组,由县级领导任组长,形成“四大班子聚力、全民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7] - 实行“三不三免两个一律”承诺:不卖门票、不设贵宾席、轻微违法只纠不罚,免费提供茶点与咨询,公共设施免费开放[8] - 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赛事预约、酒店预定等功能,提升服务效率[8] 可持续发展启示 - 以轻资产模式提供情绪价值,体育赛事成为县域经济新基建,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样板[10] - 坚持长期主义,通过“春踏青、夏戏水、秋BA、冬玩雪”四季主题活动延伸产业链[11] - 赛事倒逼政府提升行政效率,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12]
拉满“情绪价值” 赋能县域经济——从陕西岚皋“村BA”出圈看发展新路径
新华网·2025-10-22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