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健康险加快转型,从“事后报销”转向“源头管理”
新华财经·2025-10-22 21:52
行业政策导向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指导意见 明确到2030年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1] - 行业需推动健康险产品形态根本变革 从提供一次性赔付转向提供保险加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1] - 商业健康险应主动做好与基本医保衔接 弥补自购药与改善型医疗保障缺口 并参与医保经办服务以提升效率[1] 产品创新方向 - 保险公司需注重差异化布局 突破百万医疗险加重疾险的同质化格局 积极探索长期医疗险和长期护理险等新产品形态[2] - 行业应加强定制化创新 针对带病人群、老龄群体和罕见病等推出差异化产品 实现普惠覆盖和特色供应的双轮驱动[2] - 推动保障性产品与浮动收益型产品协调发展[2] 行业角色转型 - 健康险需从风险保障工具升级为综合健康服务的核心枢纽[2] - 行业正经历从被动风险补偿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型 服务需向前延伸至用户全周期健康管理[3] - 健康管理不再是附加项 而是决定产品竞争力、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能通过前置干预降低出险概率[3] 产业融合与支付创新 - 商业保险被期望加入医药、医保和医院的三医联动体系 成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2] - 政策希望商保助力创新药械发展 让老百姓不仅能看得起病 更能用得起创新药[2] -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 打造无感、嵌入式的体验并构建综合健康保障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