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被视为划时代的生产力革命,其根本特性是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飞跃,使系统能够自我感知、决策和进化 [1] - 未来能源系统的竞争核心将从传统的“物质资产”转向“人工智能资产”,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大模型智商、智能体数量和算力规模 [1][3] - “物理人工智能”是AI与物理定律、系统边界及知识图谱深度耦合的新范式,能有效消除传统大模型的“幻觉”,在真实物理世界中可靠发挥作用 [2] 人工智能对能源行业的影响 - 电力系统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电价波动剧烈,人类难以驾驭的复杂巨系统为AI提供了绝佳应用场景 [1] - AI的超级能力能在毫秒级处理海量数据、发现隐藏规律并做出最优决策,从而化解人类在复杂能源系统和电力市场中的焦虑 [1] - 物理人工智能主导的能源大模型将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终结行业同质化竞争,实现良性发展的理性繁荣 [3] 物理人工智能概念与实践 - “物理人工智能”概念强调将数据智能与能量守恒定律、空气动力学方程、潮流计算等物理规律相结合 [2] - 公司研发的“天机”气象大模型显著提升了7天以上中长期气象预测准确性,为可再生能源可靠运行奠定基础 [2] - “天枢”能源大模型具备全局感知、系统洞察和持续进化能力,已成功应用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储能和风机收益,优化电力交易和资产投资决策 [2] 公司技术与战略布局 - 公司基于在风电、储能、氢能、气象、电力系统和电力交易领域的产业能力与海量数据,打造能源大模型的重要基础 [3] - 公司发布了由“天枢”能源大模型驱动的AI电力系统,以及伽利略AI风机、伽利略AI储能等前沿技术和产品 [3] - 中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产业数据,有望在“物理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
“物理人工智能”有望重构能源系统
中国经济网·2025-10-22 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