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华 共丹青
人民日报·2025-10-23 06:21
舞剧创作背景与核心理念 - 舞剧《永乐未央》历经两年半筹备创作,于2025年“十一”假期正式首演 [2] - 创作旨在探索舞剧承载超长时空跨度、复杂历史背景及人文精神表达的新剧本结构可能 [2] - 核心创作理念是通过“人物”搭建文物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情感桥梁,展现附着于文物之上的人文精神 [2] 舞剧叙事结构与内容框架 - 采用打破单一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的线性叙事模式,分“单元”搭建作品框架 [3] - 以“建筑、壁画、琉璃”提炼表现永乐宫的三重美学维度,每个单元讲述独立的“文物活化”故事 [3] - 第四个故事聚焦上世纪50年代永乐宫迁建,通过年轻迁建者视角实现古今时空的交织与共振 [3] 历史背景与创作研究 - 永乐宫始建于1247年,历经百余年建造绘画,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元代官式建筑群 [2] - 创作团队多次实地考察,梳理700多年永乐宫“时间轴”,深入研究碑文、督建者背景及画工技艺等细节 [3] - 永乐宫迁建工程持续近10年,迁建壁画1000平方米,迁建建筑构件数以千计重达10吨,留存手写资料2万余页,项目团队骨干平均年龄不到30岁 [3] 艺术表现与主题升华 - 舞剧通过舞台艺术形式完成主题升华,如督建者将图纸交予现代建筑师,元代女画工与现代美术师相视等场景 [4] - “未央”主题被诠释为延绵不绝的精神与文明记忆的代代传承 [4] - 演出班底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00后为主的青年演员组成,寓意文化传承的接力 [5] 社会影响与文化价值 - 创作旨在激发观众对永乐宫的兴趣,当观众萌生实地探访念头时,对“未央”的解读便具有真正意义 [5] - 舞剧通过“守岁华,共丹青”等艺术手法,强调了一代代人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的使命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