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有力有效(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2025-10-23 06:21

宏观政策基调与目标 -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宏观调控更具精准性、灵活性、预见性,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目标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并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1] 财政政策力度与工具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的2.7%提高到今年的4% [2] - “十四五”以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规模超过10万亿元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被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两重”建设 [1][5] - 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5] 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 - 2020年以来至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实施12次降准和9次政策利率下调 [2] - 政策利率下调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高质量供给 [5]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 [1] - 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以激发消费活力 [1][4] - 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贷款支持,例如安徽三多轴承有限公司计划升级生产线 [4] - 支农贷款支持农业全链条发展,如甘肃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4] - 创新金融工具应用,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碳排放权作质押获得2000万元贷款 [4] 重大项目投资与资金协同 - 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协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如山东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获得专项债券和银团贷款支持 [2] - 该机场项目在2022至2024年连续获得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总额达113.3亿元,并在2023年吸引172.55亿元、期限40年的银团贷款 [2] 消费促进措施与成效 - 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贴息政策等多种方式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1][5] - 截至今年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5] - 推出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直达个人的政策 [5] 民生保障与基础设施改善 - “十四五”时期财政民生投入规模近100万亿元 [3]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 [3] - 改造资金支持民生基础设施改善,如湖北武汉汉阳区知音东苑小区改造惠及2000余户居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