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善协作的科创走廊有活力(科技自立自强·科创新空间)
人民日报·2025-10-23 06:21

全球创新集群排名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3] 区域协同创新生态 - 一条100多公里长的广深港科创走廊在地理空间上串珠成链,并在创新生态与区域协同发展上提质增效,推动创新主体高度集聚和资源汇集流动 [2]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网络加速创新进程,例如柏垠生物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的“创新接力” [4] - 深圳光明区“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模式为科研人员提供关键支撑,楼上与科研院所共享设备,楼下即为生产车间,便于科学家与工程师随时讨论 [5] - 珠三角成熟的精密仪器和自动化设备产业链为创新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支持,粒影生物定制的高通量蛋白纯化设备成本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1/20,效率提升数倍 [5] -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搭建桥梁,其团队将实验室原型转化为能承受数万次模具冲压的精密构件,满足珠三角制造业的鲜活需求 [7] - 粤港澳跨境科技创新合作深化,走廊内面向港澳的孵化载体超过40家 [8] 政策与制度支持 - 深圳光明区为合成生物等企业提供科研经费补贴和专利申报绿色通道 [5] - 光明区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等措施,近两年各类创新主体牵头和参与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超200个,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年均34.5亿元 [6] 前沿技术应用与突破 - 柏垠生物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对本土菌株进行基因工程优化,培育出能大量复制微生物的工程菌,研发历时近3年实现从实验室到量产跨越 [4] - 粒影生物生产具有三螺旋结构的重组胶原蛋白 [5] -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团队将电容传感器从笨重平板探测器升级为小巧探头,监测异常时实时报警,效率比传统抽样检测提升近百倍,并正训练AI系统自动解读数据 [8] - 希格生科通过AI算法快速筛选数亿级分子,精准找到能靶向肿瘤的化合物,大幅提升新药研发效率 [10] 创新平台建设与成果 - 广东围绕科创走廊布局建设了26个重点创新平台,平台内各类创新主体2024年累计申请PCT专利占全省约1/10 [11]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独特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吸引高端人才,希格生科团队中80%以上为研发人员,近70%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 [10] - 深圳医学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于2025年6月27日正式启用,旨在构建大湾区临床试验闭环生态,整合资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