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总要有人啃!创业青年的“造芯”故事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枚小小芯片,跟一元钱硬币放在一起,还小了好几圈。但就是这样的小家伙,负责给各模块稳定供 电、管理电源转换与监测保护,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小到手机、电脑,大到机器人、卫星等,都 离不开它。作为北京炎黄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虎就是"种粮人"之一。 北大毕业,学的软件与微电子专业,郭虎本可以轻松获得一份高薪工作。但他放弃了高薪且安稳发展的 机会,毅然投身于难度大、风险高、研发周期长的宇航级芯片领域创业。 三年攻关,上百名无私奉献的员工,上千个坐在电脑前、泡在实验室里的日夜,相信奇迹的人,创造了 奇迹,郭虎团队最终书写了传奇。 2019年,郭虎团队研发的首款电源管理芯片量产,该芯片使某款重要的元器件实现了国产替代,产品市 场价格也从高达数万元降至4000元。 所谓"宇航级芯片",指的是在极端温度、辐射与振动条件下仍能长期稳定工作的高可靠性芯片,通常需 要满足多年在轨服役的可靠性要求。挑战之大,可想而知。 2016年,刚研究生毕业的郭虎孤注一掷,将几十万元个人积蓄全部投入,创立了北京炎黄国芯科技有限 公司。"炎黄子孙,造'中国芯'!"提起公司名字,郭虎格外自豪,"别看当时公司还小,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