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十四五”】拔节生长 中国制造锻造更强筋骨
央视网·2025-10-23 11:00
中国制造整体突破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启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1] - 从"规模第一"向"质量突围"转变,逐渐改写世界产业发展新格局 [1] - 制造业增加值在过去五年提升8万亿元,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经济总量,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2] 产品技术高端化 - 每日生产超过一百万块科技感十足的屏幕(如折叠屏、曲面屏),单块屏幕蕴含18000多项专利,保证20万次开合后如初 [3] - 产品材料技术取得突破,包括比纸还软的钢和比钻石还硬的玻璃 [3] - 平均每日新推出近300种智能家居产品,每9天推出一款智能眼镜 [7] - 出口前十商品中,高附加值产品相较于五年前增长一倍 [7] 生产制造智能化与绿色化 - 建成全球最大工程机械灯塔工厂,钢板经200多台机器人自动加工成泵车 [5] - 灯塔工厂数量过去五年增长6倍,位居世界之首,覆盖"十四五"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6000多家绿色工厂深入纺织、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 [5] 产业链结构优化 - 机器人产业链从五年前简单的直线形态,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发展为网状生态 [10] - 产业链向上游算法、大模型拓展,中游与服务业融合,向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十余种产业链延伸 [10] - 产业链上新增1.5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10] 国际市场与竞争力提升 - 深圳华强北在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吸引七千名外国游客,人均消费额从2020年约1000元增长至超过2000元 [7] - 外国游客采购热点从五年前的元器件、配件转变为无人机和智能手表等更高价值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