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持续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展现其作为世界经济“稳定锚”和“动力源”的担当 [1] - 中国以坚定的决心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 -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与世界各国共同做大全球市场蛋糕、做实共享机制、做活合作方式 [11] 为全球增长蓄力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1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7.1% [2] - 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2]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每年有近50万亿元消费和超过20万亿元进口 [3] - 中国已连续10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3] - 2025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全球第一 [3] - 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对维持其全球竞争力不可或缺 [4] 以国际合作筑桥 - 共建“一带一路”以硬联通夯实发展根基 以软联通破除制度壁垒 以心联通凝聚合作共识 [6] - 中老铁路开通后 新鲜果蔬运输时长压缩至26小时 运输成本显著降低 [7] -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中欧陆海快线缩短运输时间7至10天 [7]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 [7] - 中国单方面免签和过境免签国家已分别扩大到47个和55个 [7]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生效实施3年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8] 为全球经济治理赋能 - 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到22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形成的“雁阵” 中国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9]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稳步扩大 [9] - 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9] - 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 成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10] -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数字治理等全球议题上积极参与规则制定 [10]
新华述评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担当
新华社·2025-10-23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