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社平: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全球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人民日报·2025-10-23 14:50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时期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五年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1]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雄安新区建设进展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河北雄安新区首批疏解央企,于10月9日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1] - 雄安新区“城市大脑”日处理数据超过200亿条 [2] 五年规划制度优势 - 通过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 [4] - 五年规划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实践,深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 [3] G60科创走廊发展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经济总量在2024年达到9万亿元 [5] - 按制造业增加值推算,G60科创走廊对全球制造业的贡献接近2.2% [5] 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 - 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6] - 中国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6] 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 - 陕西延安苹果产业带动100多万人就业,80万农民从中受益 [8] - 新时代以来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药品集中采购降价 [9] 农业领域国际合作 - 中国通过技术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产量,分享减贫经验 [9] - 在能源领域,中国光伏、风电技术出口到多个国家,推动当地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