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推动“两个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网·2025-10-23 15:25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3.08%提升至2024年的3.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7个百分点 [2] - 全市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递增13%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5件,相比"十三五"末期实现翻倍增长 [2] - 科研成果连续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施1775项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3] 创新平台与载体建设 - 厦门科学城构建全链条成果孵化服务体系,核心园区累计新增企业和研发机构超过2500家 [2] - 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工信部首次综合评价中位列全国第14名,累计引进30余家国字号大院大所及头部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2] - 建设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涵盖海洋、能源材料、半导体等领域 [2] 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4大支柱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生物医药、新能源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2024年1至8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18.7% [3] - 人工智能、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国内首支九价宫颈癌疫苗获批上市,打破国外垄断,前三季度新增2个一类创新药获批 [3] 体制机制与生态构建 - 率先成立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实施《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科技创新若干规定》等地方性法规 [4] - 整合设立总规模50亿元科创风投基金,市技术创新基金规模扩大到500亿元,创新推出"厦研保"科技保险产品 [4] - 金砖科创孵化园与11个国家的45家机构建立协作网络,促成138个合作项目落地,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汇聚全球35个国家(地区)104家机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