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商超卖车”破局,比亚迪开进日本零售巨头卖场
齐鲁晚报网·2025-10-23 17:05

合作概况 - 日本零售巨头永旺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从2025年起在全国约30个商业设施销售比亚迪电动汽车 [1] - 合作模式为永旺作为销售中介负责订单和购车合同撮合,并提供积分返还、充电桩安装等优惠,使比亚迪海豚车型价格从299万日元降至约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4万元) [1] - 永旺计划未来实现自主进口和销售,此举可能改变传统汽车制造商垄断流通的格局 [1] 市场进入策略 - 比亚迪海豚车型定价200万日元,比日本最畅销的微型车本田N-BOX低30万日元左右,切入日本轻型车150万-250万日元的主流价格带 [1][3] - 经补贴与优惠叠加后,其在日本售价已与中国市场基本持平,体现先占市场再谋利润的长期策略 [3]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内将日本国内的专卖店增加到100家,截至2025年10月,门店数量为72家(40家自营店,32家合作经销商) [4]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内推出专为日本市场开发的纯电动轻型汽车,直接切入占日本新车销量近40%的K-Car市场 [6] 销售模式创新 - 永旺依托164家购物中心构建的线下网络,采用商超卖车模式,省去传统4S店高额建店成本,并将日均客流转化为潜在购车群体 [2] - 该模式利用开放场景消解专卖店的推销压迫感,并利用其在374家门店布局的约2500个充电桩,构建购车-充电-购物的场景闭环 [2] 日本市场环境 - 日本汽车流通体系封闭,本土车企及其关联公司几乎垄断新车销售、车检乃至维修全链条服务,导致多家外资品牌退出 [2] - 日本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有高度偏好,丰田、本田、日产等本土车企占据日本车市90%以上的市场份额 [5] - 2025年4月至9月,日本纯电动乘用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3%,达2万8501辆,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仅1%左右 [3] - 日本K-Car文化根深蒂固,2024年K-Car销量为155.7万辆,占新车总销量的36.8%,但其中纯电动K-Car销量仅占1.2%(约1.87万辆) [4] 竞争态势与表现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其Model 3自2025年5月起降价最多55万日元,9月在日销量为1200辆,占据进口电动车市场25%的份额,居首位 [6] - 比亚迪9月在日销量达802辆,同比激增3倍,占日本进口电动车市场16.7%的份额 [3] - 比亚迪在电动大巴领域已占据日本70%以上的市场份额,该经验有助于其乘用车业务拓展 [6] 公司背景与目标 - 比亚迪面临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截至2025年3月底存货规模达1543.74亿元,较年初增长33.04%,海外市场成为破局关键 [4] - 公司日本总裁表示,日本部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有抵触情绪,公司将通过出色的性价比和产品性能来赢得认可 [5] - 分析认为,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真正目标可能并非短期销量,而是赢得全球最挑剔消费者的认可,为品牌全球价值提供背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