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方案核心 - 广东省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包含16条政策措施,旨在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1] - 政策支持方式从“给政策”向“给机会”迭代升级,通过建立供需清单和工作机制,精准引导人工智能与制造业高效对接 [1][2][3] 产业基础与优势 - 广东省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巨大市场空间和试验场 [2] - 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600家,构建了以华为昇腾生态、腾讯混元大模型为代表的全栈式产业链 [2] 具体实施路径与机制 - 建立“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场景的培育对接全流程工作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征集发布场景需求“能力清单”和产品服务“供给清单” [3] - 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咨询诊断和“建档立卡”服务,分行业梳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实施路径,为企业部署工业模型和智能体提供科学参考 [3] - 构建“1+1+N”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包括1个主训练场和管理中心、1个示范区、N个细分领域训练场,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应用 [3] 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 自2018年以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5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并在智能制造、质量检测等领域取得多点突破 [6] - 全省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近200家省级平台,以及190多家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 [6] - 加快建设智能体领域创新中心和智能终端领域创新中心,并推动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落地 [4] 基础设施与算力支持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建成5G基站43.1万个,规模居全国首位,并计划年内打造100个万兆光网项目,其中工厂场景项目超1/3 [7] - 建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400G全光运力网络,实现超低时延圈目标;前海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汇聚算力规模超14000P [7] - 2025-2027年省财政安排2.5亿元支持韶关市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并将研究制定智能算力应用普惠补贴政策 [8] 资金投入与国企引领 - 2025年年初预算安排“制造业当家”资金262亿元,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自2018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投入约15亿元支持人工智能领域 [8] - 广东省属国资国企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9] - 已形成先进制造业基金群,累计认缴规模约700亿元,投资项目52个 [10]
从“给政策”到“给机会”迭代升级 广东为“AI+制造业”精准配对
南方日报网络版·2025-10-23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