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纵横)
人民日报·2025-10-24 06:29
近期,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的"为人民服务"航标,因有人驾车漂移而遭到破坏一事,引发社会 广泛关注。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对此事件进行了立案调查,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此 前,有年轻人驱车2000多公里前往修复,感动不少网友。 今天,第八航空学校已成历史,我国空军日益强大,这些航标依然清晰可辨,奋斗精神也在代代传承。 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尽管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建设者们充满了拼搏的激情和对未来的希望。正是 靠着这样的精气神,我国建成大庆油田、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建设者们在广袤 大地上留下的印记,凝结着智慧与力量,承载着初心和热血,指引、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4日 05 版) 半个多世纪前,有人在戈壁滩上写下壮观的汉字,引导、鼓舞着为国奉献的军人。如今,年轻人自发修 复航标,用善举维护历史记忆,也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这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是对精神的赓续传 承。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历史遗迹是精神的有形承载体,也是生动的历史教材。保护历史记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历史遗 迹得以更好保留,一代代人便能从中感悟精神力量、获得历史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