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原冷凉蔬菜的“破圈”之路(乡村观察)
人民日报·2025-10-24 06:42

10月中旬,河湟谷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头,合作社农户忙着采收菜薹和白菜。每年5月 到10月,各类冷凉蔬菜在西宁、海东的田间地头装车,两天内即可抵达全国各地。 在地处高寒地区的青藏高原,青海是如何把农业短板变为发展优势、把冷凉蔬菜发展成热门产业的?曾 经的农业发展落后地区,一度吃菜多靠外省调运的青海,如何逆袭成了很多地方的"菜篮子"?记者进行 了探访。 因地制宜,冷凉蔬菜成了青海农产品新名片 从互助县威远镇出发,沿243县道一路向北,沿途就是该县冷凉蔬菜主要种植区,随处可见正在采收的 农户。 今年的冷凉蔬菜收成不错。"加工销售了西蓝花等夏菜0.3万吨,产值400万元左右,目前田里还有一些 菜待收。"互助县向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成贵,正带着客商在仓库里清点蔬菜。 西蓝花属于冷凉蔬菜,植株生长最佳温度为15到22摄氏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生长不良。向成贵 说,合作社的西蓝花是有机种植,品质好,深受客商欢迎。互助县蔬菜办副主任李有全介绍,互助县平 均海拔在2600米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凉快,为冷凉蔬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互助县243县道旁,每隔一段就能看到水肥一体机。"只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