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120、130万亿元大关,预计2025年可达140万亿元左右 [6] - “十四五”前四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6]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6]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 [19] 制造业发展 - “十四五”以来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7] - 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7] - 2020年至202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9%和8.7% [7]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21] 科技创新投入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1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 [14]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14] - 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由2021年47万人年增长至2023年57.5万人年 [14] - 2024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达1.4万人,比2021年增长50%,占全球五分之一 [14] 市场开放与消费 - 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20]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 [21] - 单方面免签“朋友圈”扩大至47国 [21] - 2024年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内地居民出境旅游1.23亿人次,同比增长40% [29] 农业发展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21]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逐步缩小 [22]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 [22] 文化产业发展 - 2020年至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28]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28] - 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7046家,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 [29] -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旅游办事机构增至73家 [29] 社会民生保障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34] - 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均在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49% [34] - 2024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1.7% [34]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35] - 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至64.6% [35] 生态环境建设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 [38]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90.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 [38]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38]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7%,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 [38]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38]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7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38]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新华社·2025-10-24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