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600米!西藏扎杂村:变化里藏着被看见的“温度”与“力度”
中国新闻网·2025-10-24 17:46
产业发展与转型 - 扎杂村从纯牧业村成功转型,利用闲置温室大棚发展蔬菜种植,自2025年5月以来已收获上海青、青椒、萝卜等8个品种三茬,总产量达1.1吨,价值8000余元[3] - 产业发展目标不仅是种菜,更注重技术传授,使牧民未来能自主种植和销售,将大棚转化为“增收棚”[4] - 除牧业和蔬菜种植外,村合作社还经营藏式服饰、手工艺品,2025年新增3家村民小餐饮店,文旅产业也开始发展[8] 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 - 为解决八旬老人如厕安全隐患,驻村工作队自垫资金2900余元并协调建材,为其修建户厕并通过验收[6] - 通过争取山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持,落地总投资500万元的防洪堤“以工代赈”项目,有效解决村民雨季洪水困扰[6] - 防洪堤项目已安排村民务工29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87万余元,参与务工村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兼具安全防护与经济效益[8] 居民收入与就业 - 防洪堤“以工代赈”项目为村民提供本地就业机会,每日工资200元,技工可达300元[6] - 村民积极外出务工,507名外出人员中不少在拉萨、山南从事流动商贩或开设固定商铺,被称为“城市新牧人”[8] - 扎杂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19156元,2025年目标设定为21646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