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分化 - 10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前期热门科技板块波动加大,而具备防御属性的红利板块走强 [2] - 自2025年9月25日至10月22日,农业银行股价连续十几个交易日收涨,累计涨幅超20%,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港股内银股和煤炭板块亦逆市走强 [2] - 10月以来截至10月23日,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等科技板块出现不同幅度下跌,电池、半导体、电子化学品等板块拖累整个科技行业 [3] - 同期上百只基金区间下跌超过7%,富荣信息技术混合C跌幅最大达12.28%,多只产品跌幅超过10% [3] 红利基金表现 - 10月以来截至10月23日,绝大部分红利基金实现正收益,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永赢中证红利低波ETF等多只红利主题基金收益均超5% [3] - 市场资金对红利主题基金态度从流出转向流入,红利ETF(510880)60日净流出超7亿元,但20日净流入达6.25亿元,5日净流入达4.41亿元,3日净流入达2亿元 [4] - 红利ETF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超135亿元,日均成交金额超5亿元,红利国企ETF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超38亿元,日均成交金额约1.9亿元 [4] - 大部分红利基金在近20日实现资金正流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红利指数资金流指标已处于年度低位,情绪面与持仓热度处于相对底部区域 [4] 投资者配置策略 - 稳健型投资者将80%的权益资产配置于红利基金,回避波动较大的创业板,追求低波动、高股息、大中盘蓝筹的长期持有逻辑 [2] - 典型配置为50%行业分散、偏大盘蓝筹的A股红利基金作为压舱石,30%偏中小盘成长的A股红利基金,20%港股市场的恒生红利基金 [5] - 投资者认为红利指数能筛除造假和长期不分红的公司,每年定期吐故纳新和分红,带来安全感,表现稳定亏损少,适合大部分资金配置 [4] AH股红利资产对比 - 港股红利板块股息率更具吸引力,中证红利指数和深证红利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分别为4.58%和3.95%,而港股通高股息(CNY)超6%,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达6.15% [5] - 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全收益指数累计涨幅达42.93%,大幅跑赢A股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20.91%)和深证红利全收益指数(27.50%) [5] - 红利指数亮眼涨幅受益于银行板块支撑和央国企权重较高,在震荡行情中发挥更好防守作用 [5] - 投资顾问建议将A股红利基金作为核心资产,港股红利基金作为卫星资产配置,以提升组合收益并满足个性化需求 [6] 港股红利基金投资考量 - 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红利基金需缴纳20%红利税,对以分红为主的基金收益影响较大 [6] - 通过QDII通道申购的港股红利基金红利税为10%,显著低于港股通20%至28%的税率,长期复利增长下差异非常大 [6] - 目前大多数QDII基金额度紧张,为数不多通过QDII通道申购的港股红利基金稀缺 [6] 香港市场红利ETF动态 - 香港本土市场发行的红利策略ETF近期受到机构投资者欢迎,资金流入明显增多 [7] - 香港市场上市ETF超200只,其中7只红利策略类ETF年化股息率约7%,资金流入规模达140亿港元,占整个香港ETF市场总流入规模的37% [7] - 投资者对红利型策略偏好显著上升,此类ETF通常每月向投资者派发股息 [7] 红利ETF产品特性与选择 - 红利ETF受欢迎核心原因在于风险分散,覆盖不同资产和风险,为投资组合提供有效分散效果同时实现收益目标 [8] - 香港市场出现备兑看涨期权ETF产品,优势在于提供多元收益来源帮助分散风险,市场震荡或小幅上涨时可通过期权权利金获得稳定收益 [8] - 选择红利类ETF应关注三个关键特征:分红频率与自身需求匹配、底层资产质量、运营便利性及管理成本 [9]
红利资产“避风港”效应升温
经济观察网·2025-10-24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