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部署与行业反响 - 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12项战略任务中的第二项,为行业指明方向 [1] - 多位医药企业负责人表示深受鼓舞,认为部署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坚定了企业攻坚“卡脖子”技术的战略定力 [1][2] - 全会部署被视作从国家顶层设计上为需要长期投入的硬科技领域(如高端医疗装备)指明了方向,其积极影响是根本性的 [2] 行业创新进展与国际地位提升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不懈努力,其创新疗法在国际舞台上不断赢得认可,海外授权交易快速攀升 [1]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从“并跑”向部分领域的“领跑”转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定义”转变,开始有能力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技术规则的制定 [3] - 经过十多年扎实创新,一部分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已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开发的一系列创新药物受到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认可 [4] 中国独特的创新生态与生产力优势 - 中国拥有数据平台优势、算法突破以及世界级的科技基础设施,使企业能在创业第一天就站在高点 [3] - 中国的生产力和全产业链优势让AI制药创新有实力竞速全球赛道,例如能以美国1/10的成本获得同等品质的数据集,且数据处理速度远超美国(国内当天完成 vs 美国可能需6周) [3] - 企业正充分发掘工程师红利,探索创新深水区,从工程技术创新到生物学机理创新,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转化医学创新 [2] 企业案例与能力建设 - 康方生物创始人认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核心是企业主体掌握乃至引领全球前沿科技的发展 [1] - 大医集团作为案例,截至2025年9月申请专利已超1300件,体现了中国企业攻克“超大复杂跨学科系统”的工程能力 [3] - 剂泰科技作为AI制药企业,深刻感受到中国的生产力优势,使其能够高效、低成本地进行研发 [3] 未来挑战与发展建议 - 产业总体创新水平仍有巨大提升空间,企业个体力量尚难以比肩跨国制药公司,全球临床开发和全球商业化能力有待提升 [4] - 需要培育一批在新药研究、临床开发、商业化全链条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并期待更多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落地 [4] - 建议构建“政府引导、产业主导”的双轮驱动格局,政府需加大财政扶持、优化审评审批、搭建转化平台,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环节 [5]
中新健康丨医药企业热议四中全会公报:我们正经历“质的飞跃”
中国新闻网·2025-10-24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