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带兵中的“专家盲区”
人民网·2025-10-25 09:21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阐述“知识的诅咒”或“专家盲区”这一心理学现象及其在工作实践中的影响与应对方法 [1][3] 现象定义与特征 - “知识的诅咒”或“专家盲区”是指个体在熟悉某一知识或技能后,会不自觉地假设他人也具备同等理解,形成认知不对称和思维盲区 [3] - 这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偏差,掌握知识的一方难以回溯至不知不会的原始状态,导致“说不清”、“讲不通”、“教不会”的挫败体验 [3] - 实验表明,敲击者预测听猜者猜中歌曲的概率为50%,但实际正确率仅为2.5%,凸显了认知预期的巨大差距 [1] 实践案例表现 - 在教学过程中,新训骨干认为简单的匍匐前进动作,新兵却出现同手同脚、动作僵硬、蹬爬无力等掌握困难的情况 [2] - 工作场景中体现为机关起草的文电基层看不懂执行要点,组织的教育难以引发战士共鸣,布置的任务让年轻战士不知所措 [3] 影响与后果 - 反复的无效沟通容易使个体产生自责、愧疚、焦虑等情绪,并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影响正常工作训练 [2][3] - 在部队建设加速推进、多兵种联合协同深化的背景下,打破认知壁垒、强化知识共享的需求日益迫切 [3] 应对策略与方法 - 调整心态进行正向解读,理解此为普遍认知偏差而非个人能力问题,将挫败视为改进契机 [4] - 建立轻松开放的双向反馈机制,主动询问不理解之处,鼓励复述和模仿,通过共情与引导定位认知缺口 [4] - 主动坦诚分享所遇挫折,通过交流交谈降低压力负荷,从他人经验中获得新的解释角度和方法支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