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通过三大方向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从概念走向实践 包括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健全工作机制 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1] 政策与机制建设 - 牵头制定创新政策如《南平市取水权抵质押贷款指导意见(试行)》并组织召开座谈会推动标准落地 [2] - 联合多部门推动生物多样性项目信息共享 形成包含28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清单并推送至金融机构 [2] - 将生物多样性金融纳入地方法人银行绿色金融评价体系 并在绩效考核中增设生物多样性贷款增量/增速指标 [3] - 指导金融机构设立绿色审批通道 专项信贷额度 内部资金定价优惠等机制以提升服务质效 [3] 金融支持规模与分布 - 截至8月末 南平市生物多样性相关贷款余额达140.62亿元 [2] - 贷款余额具体分布为可持续农业34.24亿元 可持续林业63.23亿元 自然保护地建设和保护性运营14.6亿元 可持续旅游8.67亿元 资源循环利用等其他19.88亿元 [2] - 南平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48.49亿元 [3]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创新推出以取水权 碳汇权 林权等生态权益为抵质押物的信贷产品 [4] - 指导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以取水权为质押向福建省大红袍饮料有限公司授信4590万元 [4] - 支持全国首笔河湖碳汇交易 并指导农行南平市分行为持有该碳汇企业提供碳汇挂钩贷款1000万元 [4] - 指导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为南平市绿发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投放2.26亿元贷款 覆盖森林面积10.42万亩 [4] - 推动金融产品上线林业一张图电子服务平台 激活林权质押融资功能 [3] - 建阳区联社与多方成功签署福林—林下空间贷2600万元授信协议 目前已发放贷款147笔共计1057万元用于林下作物种植和森林旅游 [3] 未来发展方向 - 下一步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 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 支持南平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4]
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 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从“概念”走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