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者目光”读列宾
人民日报·2025-10-26 06:12
列宾《自画像》,创作于一八七八年。 列宾油画《意外归来》,创作于一八八四年至一八八八 年。 很多人应还记得小学课本上的列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它深深影响了人们对俄罗斯的视觉印象 与艺术认知。在"中俄文化年"的大背景下,这幅名作的草图与列宾其他代表作,随着"涅瓦河畔的遐思 ——列宾艺术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举办,被真实呈现在公众面前,掀起观展热潮。近日,有关作 品《萨特阔》《"多么自由!"》《尼古拉二世和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的婚礼》将于11月16日惜别 观众的消息,让这一特展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系统展现这位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巨匠的艺术历程,我在展览策划之初就明确了一个想法:不能简单 复制俄方现有陈列,而要以"他者目光"为理论起点,以跨文化转译与中国叙事建构为路径,为观众开启 一场深度艺术对话。 文化隔阂是读懂外展的最大障碍。该展策划的关键,在于应对"双重他者性"所带来的挑战:一是作为文 化他者的列宾及其艺术所承载的俄罗斯民族精神;二是作为凝视他者的中国观众,其审美习惯与知识结 构深植于东方文化的集体记忆。因此,展览需同时做到学术上严谨与体验上共鸣,既需还原真实的历史 语境,也需完成文化语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