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古梨园
人民日报·2025-10-26 06:12
路上,我受邀走进一家农民办的梨园博物馆,听主人老魏讲起他与梨园的故事。他家世代种梨,他指着 院里一棵300多岁的老梨树说:"我爷爷的爷爷,就在它下面乘凉。" 老魏还带我去看村民表演的太平鼓和"铁芯子"。他告诉我,这"铁芯子"的技艺,源于古梨园一种独特的 农耕绝活——"天把式"。 梨农站在特制的云梯上修枝。 张卫建供图 我至今仍记得初次走进古梨园时的震撼。那是4月的一个清晨,我早早出发,来到兰州市区黄河岸边的 水车公园。约500年前,兰州段家滩人将水车引至什川,汲取黄河水进行灌溉,古梨树得以绵延生长。 从公园码头登船,缓缓东行约两刻钟,便入了什川峡谷。两岸高山耸立,绝壁如削,时有水鸟从岩壁间 惊起,在船头船尾翩然飞舞。河岸台地上出现一片片梯田梨园,梨花如雪如云。花香乘着微风,从两岸 阵阵飘来。 继续北行约半小时,什川码头便在眼前。拾级而上,路两旁,一棵棵历经风霜的古梨树恣意地开满了 花。再乘车一刻钟,便到了河对岸的同心亭。站在亭中极目远眺,古梨园的壮美景色尽收眼底。 要真正走进古梨园,还得通过一座吊桥。这座桥,上世纪70年代初由当地农民修建。遥想建桥之前,世 世代代的梨农只能依靠羊皮筏子进出,那份艰辛令人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