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与基层建设 -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 [1] -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优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1] - 通过“胡同议事会”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加强数字赋能,实现遗产保护、民生服务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 [4][5] 生态环境保护 - 明确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加快建设美丽北京,让天蓝、水清、土净等“外在美”更加可感可及 [2] -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蓝天成为常态 [2] -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美”和全社会共治共享的“精神美” [2] 民营经济与营商环境 - 四中全会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 - 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助力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和企业诉求办理长效机制 [2] 数字经济与司法保障 - 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集中攻坚数据权益、人工智能、算法治理等新型前沿问题 [3] - 北京互联网法院将形成具有标杆意义的判决,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3] - 以高水平司法服务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司法保障 [3] 临空经济与产业发展 - “十四五”时期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形成了航空服务、医药健康两大全国领先产业 [3] - “十五五”时期将以服务国家对外交往、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做大做强临空经济为主要任务 [3] - 建设国际一流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 [3] 文化艺术与民生服务 -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高质量推动文化艺术工作创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4] - 国家大剧院将持续深化六大平台建设,创作引进精品演出,开展艺术普及教育 [4]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 检察工作与公共安全 - 全市检察机关将完善检察服务保障体系,聚焦推动“十五五”时期北京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5] - 强化检察行权的监督属性和主动性,塑造检察新质生产力,深化数智赋能检察实践 [5] -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环境 [5]
锚定方向 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27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