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海“骑”遇大湾区
新华网·2025-10-27 09:00

骑行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规划构建“1+3+N”休闲骑行道体系,包括1条滨海骑行道、3个百公里级山海骑行大环及N个特色骑行环 [2][3] - 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超1000公里的休闲骑行网络 [3] - 2024年12月28日,50公里西部滨海骑行道示范段基本贯通 [2] 骑行经济与消费场景 - 通过“骑行+”模式激活商业、文旅、赛事、产业等场景,催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骑行经济”新热点 [1][4] - 骑行路线穿行深圳商业地标K11,将多元消费场景融入骑行途中 [4] - 在Kaledo嘉乐道5000平方米的骑行公园,“骑着自行车逛商场”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5] - 迪卡侬数据显示折叠车销量增长达到三成,童车和旅行车持续增长,反映骑行场景多元化 [6] 产业升级与公司发展 - 以喜德盛为代表的自行车企业从制造走向“智造”,拥有300多项国际国家专利,整车年生产能力超1000万辆 [6][8] - 喜德盛产品作为中国国家山地自行车队奥运战车,助力运动员征战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 [6] - 喜德盛与华为合作研发集成导航与健康监测的智能E-Bike,产品销往70余个国家和地区 [6] - 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精于研发,拥有600多项专利,其折叠车实践印证产业潜力 [8] 区域联动与配套服务 - 深圳骑行生活圈辐射大湾区,周末常见大湾区居民推着自行车专程来深骑行 [4] -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接驳难题,深圳巴士集团开通“骑行定制巴士”专线,将骑行爱好者连同自行车直接送达各骑行路线 [4] - 在光明科学城喜德盛骑行驿站,骑行爱好者可租车、修车、购买装备及进行能量补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