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定义与功能 - 电网自动化设备是用于电力系统监测、控制、保护和调节的电子和机械装置,通过实时采集电压、电流等数据实现电网优化调度,以提高效率并确保安全运行 [1][2] - 设备按应用环节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全过程,形成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等多个系统 [3] - 按核心功能可分为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和保护的“二次设备”,以及作为系统大脑的主站/子站计算机系统与通信网络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国家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密集出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政策,构建了系统性支持框架,明确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 [1][5] - 电力投资结构加速向电网侧倾斜,2024年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为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2%,2025年1-8月投资规模达3796亿元,同比再增14.0% [1][6] - 特高压建设持续发力,已建成“19条交流特高压+20条直流特高压”骨干网架,“十四五”期间总投资规模达3800亿元,为行业带来持续机遇 [6] 行业市场规模与细分领域 - 2024年行业整体规模达到1286亿元,同比增长9.7% [1][8] - 变电站自动化作为核心板块,占据行业总规模约40%的市场份额 [1][8] - 配电自动化是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2024年规模达310亿元,同比增长11.9%,占比提升至24% [1][8] - 新能源并网控制系统、微电网控制系统等新兴领域快速崛起,成为新增长极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形成“一超多强、专业细分”的格局,国电南瑞作为全产业链龙头在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9] - 许继电气、四方股份、东方电子等企业在特高压控制、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等细分领域构筑了差异化优势 [1][9] - 华为数字能源等跨界企业凭借ICT技术优势切入数字电网新赛道,推动行业技术栈革新 [1][9][1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将向深度智能化演进,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与云计算深度融合,推动系统从“单点自动化”向“全域智能决策”跃升,实现预测性维护和电网自愈 [10] - 配电网自动化将成为关键投资领域,以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运行难题,虚拟电厂、光储协同控制等技术将重塑电网运行模式 [11] - 产业生态将从传统链式配套走向跨界融合,ICT巨头与电网设备企业将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驱动技术架构革新 [12]
趋势研判!2026年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背景、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电网投资重心倾斜,行业自动化市场持续扩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