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将强化科技自立自强,重点包括加强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企业被定位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角色需从“事后补救”式的项目主导转向市场规则设计者和关键买家,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和现有产业基础的作用 [4][5] - 在应对“卡脖子”问题(如高端芯片、工业软件)时,策略需因行业而异,工业芯片和软件领域更适合由用户企业牵头进行纵向一体化创新,而通用计算芯片领域则因产业分工高度成熟而更为复杂 [9] -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应用需区分行业特性,在工业(2B)领域,企业过去30年积累的工业经验是成功实施AI的关键,其重要性远超在消费端(2C)或政府端(2G)的应用 [11][13]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 国家创新系统的调整日益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并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形式,将企业遇到的“卡脖子”问题转化为国家科技任务 [1] -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体现方式,是让其成为创新的“出题人”,使其棘手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高校或院所合作者得到解决,而非必须通过国家项目绕行 [5] - 迈瑞医疗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2008年合作开发高端彩色超声设备,是体现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典型案例,其合作早于相关的国家科研项目 [6][8] 政府角色与市场机制 - 政府过去帮助企业的形式存在“事后补救”性质,从企业遇到问题到国家项目产出成果存在若干年的时滞,可能导致高估项目作用或忽视“后来者劣势”等非技术因素 [2][3] - 政府的长远角色应是市场规则设计者和关键买家,通过提高行业门槛、推动优胜劣汰,并为行业创造共同长期愿景,以弥合企业市场需求与国家社会需求之间的“温差” [4][5] - 政府可通过设立工业人工智能示范项目,为传统工业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协同创新创造机会,解决供需两侧的信任瓶颈问题 [14] 行业特定创新路径 - 工业芯片领域(如电视芯片、空调芯片)可采用用户牵头的纵向一体化策略,海信进入电视芯片、格力进入空调芯片即因此类需求缺乏合适本土供应商 [9] - 工业软件行业发展路径包括纵向一体化(如中国石油东方物探解决关键技术软件化)以及由行业协会推动的供需对接与交易撮合,均超越了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 [9][10] - 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浙大中控凭借30年行业经验,能有效利用“穷举法”训练AI,这在其工业场景中至关重要且优于互联网背景企业的尝试 [11][13]
孙喜:不再跟着西方屁股定义“卡脖子”,这样只会被动挨打
观察者网·2025-10-27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