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续写高质量发展的共赢故事——“与中国同行”的世界期待
新华网·2025-10-27 14:34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设定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目标[2] - 中国正通过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新能源系统等尖端技术领域的突破培育新质生产力,预计将使世界受益[2] - 中国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受到玛莎拉蒂、宝马和大众等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的青睐[2] - 南港乙烯项目推动石化产业智能化、数据化并实现100%绿电,深圳众擎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可完成高难度动作,山西锦波生物应用自研"AI胶原智脑系统"驱动研发生产[3] - 从新能源汽车到生物医药,"中国制造"不断挺进产业价值链顶端,"中国智造"持续释放巨大需求与投资机会[3] - 德国不来梅大学经济学教授认为中国在多数新兴应用领域的全球优势不断扩大,其技术和产品将帮助更多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3] 对外开放与市场机遇 - 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循环,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4] - "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口岸开放布局,货物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0%以上,并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5] - 中国通过进博会、消博会、链博会、服贸会等国际公共平台让全球优质资源高效流动,使全球好物与中国市场深度交融[5] - 马来西亚智库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绿色金融、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发展需求将为各国提供更多机遇[5] -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指出中国未来5年不仅会继续对投资保持开放,也将引领数字贸易、跨境数据流动与绿色金融等全球治理领域的规则制定[6] - 黎巴嫩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认为中国将继续推进制度型开放,助力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并在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医疗健康等领域扩大合作[6] 投资合作与全球影响 - 四中全会提出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7] - 法国药企赛诺菲在北京启动投资10亿欧元、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创下该企业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7] - 西班牙经济学家指出中国政策连续性为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保障,其五年规划是系统性设计的体现[7] - 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8] - 吉尔吉斯斯坦前驻华大使认为"十五五"规划将保障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并继续为全球发展、创新及合作作出重要贡献[8] - 喀麦隆教授相信中国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更科学的规划推进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