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非洲10国媒体人热议中非减贫合作
环球网·2025-10-27 15:31
中国减贫模式的核心要素 - 采用“村集体+企业+村民”多方参与模式,企业投入资金改造农宅,村集体统筹土地与公共资源,村民以房屋入股分红,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3][4] - 通过基础设施与电商平台结合,使农产品如刺梨果通过新修公路和电商平台变成畅销全国的果汁,将一条路与互联网和市场结合成摆脱贫困的康庄大道[8] - 减贫不单依靠资金,而是将教育、科技与地方治理转化为内生发展动力,例如农民运用灌溉技术提升生产力并通过平台在线销售产品[8] 具体实施案例与成效 - 北京通州台湖镇唐大庄村借助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机遇,将昔日观赏鱼养殖专业村的闲置农宅改造为民宿经济带,去年春节40个民宿院落、230余间客房全部住满,迎客约4000人次,民宿产业收入同比增长近50%[6] - 村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昔日泥泞街巷铺上青石板,改造完成的院落里开设民宿、手作工坊、非遗体验馆[6] 中非合作与经验借鉴 - 中国通过援建项目如非洲最大的文化艺术中心中刚文化中心,以及帮助修建体育场、公路和输送技术,体现共享发展机遇的实在行动[7] - 中国经验可为非洲提供蓝图,但强调不能简单复制,而需结合本地实际,让长远规划、本地赋能和基础设施先行[8] - 中国被视为唯一努力帮助非洲提升标准、以平等伙伴身份参与全球化的伙伴,其经验包含村民持续受益的利益分配智慧及推动、资金来源、村民参与的方法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