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的定义与重要性 - 经济大省通常指GDP常年位居全国前六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 [1] - 六省的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量、吸纳就业人数均占全国40%以上 [1] - 经济大省被视为全国经济的“压舱石”,其发展态势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2] “十四五”时期的经济表现 - “十四五”期间经济大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除广东外其余五省份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3] - 2024年山东GDP增速达5.7%,超出全国GDP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 [3] - 经济大省集中了中国7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6] 消费市场的引领作用 - 2024年前六大经济省份中除广东外其他五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速 [4] - 2024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5.0%,其中餐饮收入增长7.7% [4] - 经济大省是内循环中高端供给的输出口和优质需求的吸纳器 [3] 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十四五”期间经济大省在科创、数字、绿色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先行先试,研发投入位居前列 [6] - 山东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49%,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 [7] - 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上涨42%,“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达18% [6] “十五五”时期的展望与目标 -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区间预计为4.5%—5.3%,乐观情形下年均增长指标设定为5%左右 [8] - 要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2026—2035年GDP年均增速需保持在4.4%以上 [8] - 《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 山东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具备完整的生产链条 [7] - 将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动力源以及跨区域大通道等“硬联通”设施建设 [9][10] - 经济大省通过产业链协同和技术溢出产生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11]
“十五五”时期经济大省如何持续挑大梁
经济观察网·2025-10-27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