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EMBA课程学员构成演变 - 课程学员构成从30年前以外资企业高管为主转变为当前80%来自中国民营企业 [2] - 校友规模超过18000人,其行业构成变化清晰对应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和产业升级路径 [2] - 学员企业高度集中于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医疗健康、IT科技、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领域 [12] - 制造业学员占比一直很高,但内涵从传统制造转向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房地产和金融业学员比例大大萎缩 [12] - 过去两年出现新现象:接班二代企业家批量出现,科学家创业群体开始出现在EMBA课堂 [3][13] 学员核心课程需求变化 - 学员诉求呈现三大特征:实践性、前沿性、国际化,其中实践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6] - 实践性需求表现为学员希望课程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真实挑战 [6][14] - 前沿性需求源于技术爆炸性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2024年新开设5门AI相关课程,2025年拓展至8门,预期未来2-3年将增至15门,占核心课程体系20% [6] - 国际化内涵发生根本转变,从“向欧美企业学习管理”转为“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融入世界”,地缘政治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驱动出海成为企业战略必选项 [6][14] - 为满足国际化需求,2025年开设海外模块多达24个,累计覆盖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伙伴超过80家,保证每位学员至少参与一次海外模块 [6][7] 课程体系战略升级与教学模式 - 课程体系升级为“一体两翼”新架构,“一体”指在经典管理思维基础上强调前沿性、国际性、实践性,“两翼”包括第二课堂体系和终身学习计划 [15] - 新课迭代率超过40%,通过垂直行业实境课程将课堂搬到企业现场,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6] - 增加关于出海战略、地缘政治、人工智能、稳定币、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选修课,以满足学员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要求 [7] - 教学模式核心仍是案例讨论、互动分享、思维碰撞,AI对知识型教育冲击较大,但难以替代EMBA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和教授引导的分析框架构建 [8][18] - 课程改进主要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变迁和学员需求变化,通过收集企业家学员反馈形成集体共识后推动改变 [18] 商学院价值定位与未来展望 - 经济下行环境下,商学院需清晰彰显其价值,企业掌舵者管理精细程度和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4][5] - EMBA课程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系统性的思维框架,培养学员在复杂环境下进行系统性、战略性思考的能力 [8] - 独特价值在于构建高质量学习共同体,实现学员间隐性知识分享以及情感与精神的互动,促进自我成长与超越 [9] - 中国学者和企业实践的贡献在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典的管理理论,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地位提升,其对全球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影响将日益深远 [10][11] - 新培养定位概括为“全球视野、中国智慧,培育创新驱动的新商业文明引领者” [14]
中欧朱天:企业家们既要忙着赶路,也需抬头看路
经济观察网·2025-10-27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