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图核心更新 - 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了汽车技术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并提出未来5-15年发展新要求 [2] 电动化进程与目标 - 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进程,目标到2040年新能源车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3] - 到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到2040年含内燃机乘用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仍约有三分之一 [3] - 截至今年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000万辆左右 [3] 节能技术与碳排放 - 汽车节能技术向动力多元化、能源效率最大化、控制智能化发展,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可达48% [4] - 到2040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将降至3.5升 [4] - 首次设立明确的碳排放下降目标,要求到2040年乘用车平均碳排放强度较2024年下降60% [4] - 采用热值折算法对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进行电耗或油耗的综合评价 [5] 智能化与自动驾驶发展 - 未来5-15年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汽车将转型为“智能移动空间” [6] - 今年1-7月,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累计销量775.99万辆,市场份额达62.58% [6] - 预计2030年L2级及以上智能网联乘用车在新车中全面普及,L4级自动驾驶营运车辆新车销量在2030、2035年分别实现十万辆级、百万辆级规模 [6] - 到2040年L4级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车中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6] - 预计2028年后消费市场将进入“智驾刚需”阶段,消费者购车决策将从“马力+品牌”转向“算力+数据” [7] 安全性与可靠性目标 - 推动交通体系朝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发展,到2035年汽车产品可靠性及安全性较2025年提升40%以上,到2040年提升60%以上 [8] - 将“零事故”写入顶层设计,把安全从“技术卖点”升级为“产品准入” [8] 关键支撑技术演进 - 未来5-15年,共性支撑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跨域融合转型,涵盖智能底盘、电子电气架构、汽车芯片和车用操作系统 [9] - 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化进程依赖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消费市场对产品的信任度是核心要素 [10]
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演进
环球网资讯·2025-10-27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