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情味从何而来(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10-28 06:22
城市治理的便民举措 - 江苏苏州金阊实验小学校停车场在国庆假期免费对外开放[1] - 浙江杭州西溪路608号公交换乘点提供超过160个寄存柜方便游客[1] - 安徽黟县、广东顺德等地机关食堂在国庆假期开门迎客[1] - 江苏南京石榴新村为原地回迁居民设计20个面积段、36种户型以满足差异化需求[1] 城市治理的公众参与 - 四川成都“开门治堵”,第二批治堵点位清单中88个点位全部来自市民意见[2] - 上海普陀区开展“苏河议事厅”大讨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等各方代表集思广益[2] 城市治理的智慧化与前瞻性 - 河北雄安新区从规划阶段就做好“云”上规划,城市计算中心有100多个业务系统顺畅运行,可及时发现并通知占用消防通道的车主挪车[2] -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地下管网预留足够接口和扩建空间,并将智慧化监管系统应用到各条线路以承载未来更大规模的产业发展需求[2] 城市治理的效能与温度 - 广东深圳市政部门对网友“卷尺哥”反映的公共设施“小毛病”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迅速解决问题,展现了治理速度和服务温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