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赵俊杰:缓解“稀土焦虑”,欧盟先放下面子
环球网·2025-10-28 07:05

稀土议题,看似是去年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博弈延伸,是一场深层次产业战略角力,实则不止于此。不 可否认,欧洲国家对稀土的依赖度很高,在关键材料的把控上缺乏主动权。既然有短板,就不应该在中 欧经贸合作领域使绊子、耍心眼,更不应该在中欧谈判中威胁责备。 最近欧洲围绕稀土议题的动向备受关注。欧盟个别高官宣称中方管制措施"不合理且有害",德国《商 报》更是强调在稀土问题上,欧洲人的忍耐已到极点。德国、法国及波兰还想提出报复措施,包括对华 加征关税及投资审查等所谓"核选项"。 欧方对稀土的过度关注和炒作,恰恰反映出欧洲领导层的战略焦虑心态,并折射出"布鲁塞尔效应"。长 期以来,欧洲发达国家为谋取更大利益、保护自然环境,把资源型、高耗能的产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稀土产业随之成为欧洲的一大短板。相反,欧洲十分重视通过欧洲规制主义拓展其软实力影响,从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到传播欧洲规范,从制定各类标准到奉行欧洲价值观外交,欧盟俨然成为全球科技革 命、产业变革及绿色发展规制的主导者和立法者。 "欧洲规范型力量"和"布鲁塞尔效应"这两个概念是英美学者提出来的,它们集中体现了欧盟如何运用软 实力来增强其全球影响力的做法,通过制定并输出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