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雨花经开区:破局立新 “绿”动未来
长沙晚报·2025-10-28 07:57

园区发展战略 - 坚持“三生融合”、“三态协同”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优先内化为前瞻战略选择[8] - 自2013年以来主动舍弃不符合绿色标准的产业和项目,全面聚焦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10] - 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人工智能及传感器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格局[8][10] 产业布局与集群 - 已形成以长沙比亚迪汽车为生产基地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具备从模具到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生产能力[11] - 紧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集聚产业链企业20余家,低空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基本形成[11] - 推动产业“由绿转新”、“由粗转精”,吸引晓光模具、中南智能等一批“专精特新”龙头企业集聚[10] 土地集约利用 - 探索“工业上楼”模式,在长沙屿项目200多亩土地上实现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达1.5[13] - 通过“腾笼换鸟”专项行动,成功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0余宗共计200余亩,在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排名第一[14][15] - 创新运用矢量化管理技术构建土地全要素“一张图”,并按照“一地一策”原则定制多元化处置路径[14] 企业绿色实践 - 申亿精密建设绿色工厂,屋顶光伏年发电超100万千瓦时,满足工厂65%用电需求,年节约电费约66万元[17] - 湖南三分地环保公司专注稀贵金属回收,其“环保大脑”系统实现废料全流程数字化管控[18] - 湖南森尚仪器自主研发SS-600C型烟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有效解决复杂工业工况下的监测难题[20] 经济发展成果 - 2024年园区规工总产值达863.5亿元,税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指标居长沙市省级园区首位[11] - 腾势D9车型在2025年1至9月赢得中国MPV市场累计销量冠军,并实现第25万台量产车下线[11] - 长沙屿项目吸引500多家企业入驻,亩均税收和产值远高于传统工业园[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