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告别“插卡时代”,eSIM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新华网·2025-10-28 08:06

行业监管与市场进展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 [1] - 国内首款eSIM手机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标志着eSIM商用范围从物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扩大至手机终端 [1] - eSIM技术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TA)实现远程激活,其技术原型在2010年已出现,目前全球已有数百家运营商支持手机eSIM服务 [1] 对用户的价值与体验 - eSIM技术使用户无需担心SIM卡丢失或损坏,换手机时也无需反复拔插卡槽,办理时带身份证和支持eSIM的手机即可激活,不收取任何卡费、手续费 [2] - eSIM手机支持开通国内和海外运营商服务,方便用户在国际漫游或海外开通当地eSIM卡,省去购买和更换实体卡的麻烦 [2] - 运营商提供eSIM一号双终端和eSIM独立号码两种业务类型,可支持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13个品牌的80多款eSIM设备 [3] 对产业链的影响与机遇 - eSIM技术有助于运营商实现设备和用户卡数据的远程数字化管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4] - 手机厂商可摆脱卡槽设计限制,腾出更多机身空间,为产品实现更轻薄机身、更高防水等级等创新设计提供可能 [4] - 在工业领域,耐高温、抗震动的eSIM技术能让物联网终端在更恶劣的环境工作,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