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 -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双方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 [1] -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1] 自贸区合作模式的演变与升级 - 自贸区从2002年启动建设,从1.0版、2.0版发展到3.0版,见证了双方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努力 [2] - 3.0版标志着合作进入制度化新阶段,核心特征是由互降关税向共建规则转变,为合作注入持久动力 [2] - 与1.0版的“降关税”、2.0版的“便利化”相比,3.0版目标转向规则的可预期性与制度的相互衔接,推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2][3] 3.0版升级议定书的新增合作领域 - 议定书包含9个新增章节,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等领域 [2] - 首次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硬联通与软联通纳入框架,有效串联区域各国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与核心价值链 [4] - 突破在于前瞻性构建新兴领域规则,在数字贸易、人工智能应用和绿色发展等领域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规则 [5]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发展的影响 - 覆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产业制高点,通过规则对接、标准互认、机制互通,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基础 [2] - 将拓展新兴领域互利合作,推动区域在数字化与绿色转型方面实现更深层次融合,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创造就业 [4] - 期待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同发力,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整合,为亚太地区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注入新动力 [4] 在复杂全球环境下的积极信号与实际效益 - 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之际,签署议定书释放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积极信号,表明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区域合作的共同立场 [5] - 将在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抵御外部冲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向更加包容、稳健方向发展的重要引擎 [5] - 实际效益已显现,例如水果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陆运、空运、海运、铁路运输多种方式并行,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运输的灵活性 [6]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新华网·2025-10-28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