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核心观点 - 著作剖析了1873至1937年间全球货币体系向金本位转变背景下中国作为白银使用大国的独特历程及其终结 [3] - 研究揭示了国际白银市场如何成为列强干预中国经济的重要工具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复杂互动 [3] - 白银作为货币的退出被视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中国自身现代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8] 明朝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 -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及大航海时代大量白银流入促使白银因币值稳定、便于携带分割而取代纸钞铜钱成为市场主流货币 [4] - 万历年间一条鞭法规定赋役可折银缴纳此举确立了白银在税收体系中的合法地位并显著提升了其市场重要性 [4] 晚清货币体系的困境与外部干预 - 晚清市场流通银两、银元、铜钱、银行券等多种货币体系混乱增加了交易成本并制约经济统一与发展 [5] - 清政府币制改革受挫于国内各地经济水平差异、货币铸造发行分散、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及缺乏有效金融监管信用体系等内部困难 [5] - 外国势力通过控制货币体系谋取利益例如汇丰银行深度介入白银交易其他外商银行参与制定上海“规元”、汉口“洋例银”等银两制度 [5][6] 国民政府时期的货币改革 - 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将银两改为银元统一了货币单位但未解决发行权分散问题 [7] - 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放弃银本位发行法币使货币发行权集中于国家标志着中国长期依赖白银历史的结束和白银时代在中国的落幕 [7] 历史启示与当代意义 - 回顾白银时代可理解货币体系稳定与自主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及国际经济格局博弈合作对经济走向的关键影响 [9] - 著作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为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新视角对思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通过金融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9]
银色的落幕与回响: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28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