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战略抓手,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1] - 智能经济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的经济形态,通过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重塑产业竞争格局、重建全球价值链分工来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1]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顺应,也是加快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2] 政策指引与发展目标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了到2027年、2030年和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目标 [1] - 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需抢抓机遇,强化前瞻谋划、系统布局、分业施策、开放共享、安全可控,推动智能经济加快发展 [1] 产业发展驱动力与基础 - 人工智能主要以数据、算法、算力为驱动,具有通用技术属性 [2] - 数据、算法、算力协同配合,能够激活海量数据资源,通过算法迭代挖掘数据潜在价值,为智能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3] -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国产大模型在多模态理解、逻辑推理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 算力布局加快完善,可支撑万亿参数级大模型训练 [4] - 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研发—验证—推广”的全产业链闭环 [4] 战略意义与预期影响 - 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有助于加速科学发现,形成更多“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助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3] - 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链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 [3] - 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向乡村延伸,有助于促进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城乡智能普惠助力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 [3] 重点发展方向与举措 - 强化技术攻关:实施核心技术的攻坚计划、设立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专项基金、建立完善考核和容错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5] - 深化场景融合: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在农业领域推广“人工智能+精准农业”及“数字农场”试点 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智能普惠新模式 [5] - 完善治理体系:通过完善法规标准、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加快全国统一数据交易市场建设、强化技术治理,为智能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5] - 推进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制定、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支持国内智能经济龙头企业“走出去” [5]
以“人工智能+”加速释放强劲动能 推动智能经济加快发展
人民日报·2025-10-29 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