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战略定位 - 普陀区定位为上海连接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重要节点,旨在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6] - 通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将建设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中谋划 [6] - 轨交带来的便捷性使普陀区有望成为连接上海与江苏两大创新中心的重要门户和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 [11] 科技创新要素集聚 - 普陀区集聚近千家科技创新主体,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 [6] - 2024年科技“小巨人”企业达34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4家,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95家、255家 [7] - 推动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近千家单位在科研、技术研发、国际市场开拓等领域合作 [7] - 配套专项基金和服务专班,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半马苏河科创基金,打造“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 [8] 跨区域合作机制与平台 - 与江苏南京、无锡等8个城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6][8] - 成立由74名技术经理人组成的队伍覆盖“一区八市”,推动技术交流和联合攻关 [9] - 搭建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平台,试运营以来累计发榜553条,成功揭榜30条,技术交易额达1600余万元 [10] - 汇集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资源311项,技术攻关等需求298项,跨区域合作196项 [10] 产业协同与成果转化 - 华东师范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入驻,是政产学研共建机构 [7] - 上海电科所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向南京、苏州等地20余家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 [12] - 上海化工研究院联动苏州、无锡组建“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推动量产用于肿瘤早筛的关键试剂,填补国内空白 [12] - 上海国际数字广告园集聚近180家数字广告企业,去年营收150亿元,今年1至9月区域广告业营收同比增长约14% [12]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产业“一幅图”,围绕重点产业图谱打造“链式联盟” [12] - 聚焦创新“一条链”,深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协同创新 [12] - 聚焦要素“一张网”,引导政府资本和产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12] - 聚焦服务“一站式”,搭建技术创新对接、产业合作交流、企业出海服务平台 [12] - 聚焦市场“一盘棋”,在政策协同、市场准入、数据互通等方面加强合作 [12]
打造科技和产业跨域协同引力场
人民日报·2025-10-29 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