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与保障 -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积极培育新职业新岗位,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1] - 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 [1] -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大创业支持力度以增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1] - 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2] -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2][3] - 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率,扩大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 [10] 收入分配与消费提振 -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 - 健全各类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初次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2][3] - 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3]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 [3][4] - 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打造消费新场景 [4] - 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落实带薪错峰休假 [4] 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 - 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完善教育评价,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 [5] - 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资源和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5] - 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特色鲜明高职院校,强化教师待遇保障 [5] -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强化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企业、科技计划的人才集聚培养功能 [6] -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各类人才 [6] - 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人才评价和收入分配改革 [6] 医疗卫生与健康保障 - 提升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和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疾控体系建设以防控重大传染病 [7] - 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促进分级诊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7] - 加强县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保障,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 [7] -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优化药品集采和医保支付政策 [10] 生育支持与养老体系 - 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用,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8] -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生育休假制度,实施早孕关爱行动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 [8][9] - 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 [9] - 完善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9][10] - 健全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继续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10] - 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12] 住房保障与公共服务 -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 [11] -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11]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 [11][12] - 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 [12] - 坚持文化惠民,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13]
年轻人关心的这些事,“十五五”规划建议都提到了
人民日报·2025-10-29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