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与未来工作重点 - 证监会主席明确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以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和做优做强 [1] - 政策从公司治理、经营质量、股东回报等多个领域入手,全方位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改善,未来工作重点将围绕并购重组、公司治理等工具箱展开 [1] -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推进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未来并购重组市场将更加聚焦产业整合、技术协同和价值提升 [6] 市场规模与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底,沪深交易所共有5167家上市公司,较2020年底增长24.4%,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5万亿元,居全球第二 [2] - 上市公司总资产较2020年底增长51.3%,营业收入占GDP比重由52.0%提升至58.3%,利润总额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重由35.5%增长至49.0% [2] - 第一、二、三产业上市公司家数占比分别为0.9%、73.7%、25.4%,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持续领先 [2] - 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家数增长近千家,家数占比由42.6%升至52.3%,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52.0%,首次超过金融业 [3] - 电子行业市值占比12.7%超过银行的9.9%,科技产业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比从40.5%提升至49.2%,金融地产行业总市值占比由19.7%下降至17.2% [3] 创新能力与研发投入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6.5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长189.3%,专利数量占全国近1/3 [4]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44.6%,较“十三五”期末22.5%翻番,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2.11%,较2020年提升0.44个百分点 [4] -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11.2%高位,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创新药等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1%、67.2%、40.9% [4] 并购重组活动与趋势 - “十四五”以来上市公司共披露并购重组14353单,交易金额7.6万亿元,市场化并购重组正加快推动横向、纵向整合 [5] - 经济转型期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的内在需求强烈,传统行业通过并购新兴产业优质资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5][6] - 未来并购重组市场将呈现以战略性并购为主导、多元化支付方式并行、国企与民企协同推进的格局 [6] 股东回报与投资者关系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累计分红10.4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85.7%,相当于同期再融资规模的3.1倍 [7] -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模从“十三五”期间的2172亿元增至5555亿元,增长142.4% [7] - 新“国九条”提出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断增强 [7] - 有95%的上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搭建与投资者交流的桥梁 [10] 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 - 公司法修订完善了公司治理架构,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9] - “十四五”期间超140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通过审计委员会否决年报、报告违法线索等方式积极履职,公司内部制衡有效加强 [9] - 违规占用担保余额较2020年底下降90%,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市值占总市值比重由接近10%降至3%以下 [10] - 证监会累计查办财务造假案件139起,作出行政处罚86起,涉及责任主体653人(家),罚没金额73亿元 [9] 社会责任与国际化发展 - 沪深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超3000万人,较“十三五”期末增长19%,相当于全国工业企业用工人数的41.9% [8] - 2024年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披露率较前两年提升10个百分点 [8] - 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达4.9万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27.6%,境外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14.0%,较2020年提升1.7个百分点 [11] - 近五年共210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是“十三五”期间的3.3倍,多元化、常态化退市格局形成 [11]
上市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图谱:量质齐升 向新向实按下“快进键”
证券时报网·2025-10-29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