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 [1]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公司将全年该业务增速指引上调至17%-18% [1] - 全年整体收入预期上调至人民币435亿至440亿元 [1] - 整体毛利率超过46%,经调利润率突破36%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4.13亿元,同比增长36.21% [4] - 期末现金储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接近人民币330亿元 [4] CRDMO一体化战略 - 公司聚焦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战略,实现从药物发现到开发生产的无缝衔接 [2]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高达人民币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为未来业绩奠定基础 [2] - 化学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人民币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是公司的压舱石业务 [2] - 过去十二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3万个新化合物,2025年前三季度有250个分子从发现阶段转化至开发阶段 [2] - 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430个,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合计新增15个项目 [3] 新业务增长曲线 - 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收入达到人民币78.4亿元,同比剧增121.1%,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3] - 新分子类型业务(如多肽药、PROTAC、偶联药)的成功标志着第二增长曲线进入收获期 [3] - 公司对GLP-1等热门靶点药物需求做出精准预判,上半年有19个TIDES分子从R阶段转为D阶段,占上年TIDES工艺开发分子总数的50% [3] - 为匹配需求,公司于2025年9月提前完成泰兴多肽产能建设,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提升至超100,000L [3] 运营效率与技术创新 - 新车间从投产到满负荷生产的爬坡期从2017年的22.6个月大幅缩短至2024年的2.4个月,体现了“药明速度” [7] - 效率提升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工程师快速调配和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 [7] - 自研Pyxis智能排程系统实现自动化实时排程,将设备使用率从60%提升至72%,相当于新建八个生产车间 [8] - 开发鹰眼系统将固体加料环节的人为失误率降低至百批次0.05,接近极限水平,保障了生产质量 [9] 全球化布局与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出售ATU(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聚焦CRDMO主航道 [4] - 深化全球化布局,包括在美国米德尔顿、新加坡、瑞士库威等地的产能建设 [10] - 公司与沙特新未来城和沙特卫生部达成重要合作,有助于对冲单一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 [10] - 公司的平台价值在于提供一站式、高效率、规模化服务,降低全球创新者的研发门槛 [4]
业绩、效率与战略的三重奏:药明康德(02359)CRDMO模式2025 Q3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