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Token消耗量现状与预测 - 2025年9月全球AI Token消耗量估计达6400万亿,谷歌占比约20% [1] - 谷歌AI Token月消耗量从2024年4月的9.7万亿增长至2025年9月的1300万亿 [1] - 谷歌Token消耗主要分布在AI搜索(47%)、API调用(26%)、Gemini(24%)和Workspace(3%)等场景 [1] - 预测到2026年12月,谷歌AI Token消耗量有望达到3400万亿,较2025年初的480万亿提升7倍 [1][3] AI Token增长驱动力与可持续性 - AI搜索等现有产品结合是提升Token消耗量的主要驱动力 [2] - AI Overview在搜索业务中的快速渗透和爆款应用带来的C端流量是增长主因 [1] - 预计AI搜索渗透率将在约6~12个月后逐步见顶,整体Token贡献或在2026年下半年前后边际减弱 [2] AI算力需求与供给分析 - 预测AI推理算力消耗在未来2年可能提升10至20倍规模,受Token量增长和模型参数规模提升驱动 [3] - 单芯片及系统性能提升显著,例如GB200 NVL72系统相较于HGX H100系列的推理效率提升了30倍,而单芯片售价仅提升约40% [3] - 在芯片、硬件系统、软件等层面的共同努力下,AI硬件系统的真实经济投入将显著低于表面的感官数据 [3] AI商业化现状与挑战 - 谷歌的Token规模激增尚未充分转化为高效的商业回报,大量消耗来自免费或低效变现场景 [1][4] - 当前商业化主要问题包括AI搜索直接商业变现较少、订阅模式处初级阶段且付费率低、按量API售卖形式商业价值有限 [4] - 基于充分商业化情景假设,预计不足1/3的Token消耗能够带来增量商业化价值,多数消耗仅起到提升用户粘性和巩固竞争优势的作用 [4] - 从大厂视角看,采取适度投资保证基本需求而非继续加码算力投资可能更具商业可行性 [4]
中信证券:市场聚焦Token高增长持续性 关注后续市场商业化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