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射频微针首张三类证下发,医美器械合规化能否守住消费者权益?
观察者网·2025-10-29 16:37

从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的逻辑来看,按照风险程度,医疗器械被分为一、二、三类,风险递增,监管也递 增严格。三类医疗器械被视为"最高管理规格",包括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高风险产品,其临 床下证要求极其严格,被业内称为"医疗器械界的珠峰"。 而三类证的下证流程通常需要经历产品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技术审评、行政审批等多个环 节,整个周期往往长达数年。其中,临床试验是最大的门槛——需要在多家医疗机构进行大样本量的临 床验证,收集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且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和严格的监管审核。 半岛医疗向观察者网透露表示,为了完成"半岛逆时针"的临床验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 中心牵头,多中心核心专家团队参与的"逆时针"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逆时针"癫痕改善效果显 著,受试者满意度高达90%以上。在医美市场信息不对称严重、虚假宣传泛滥的当下,这种官方背书显 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三类证下发的迫切性,源于长期以来医美器械市场的监管真空。观察者网此前曾多次报道医美 行业乱象:无资质机构违规经营、低价引流后诱导消费、使用走私或假冒器械、夸大宣传治疗效果等问 题层出不穷。 10月29日,一张医疗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