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柿”为媒,中国三星助力富平湾里村“人才链、产业链”共振
新华网·2025-10-29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陕西富平县湾里村以柿子产业为核心,通过吸引本土返乡人才与外部新创客,实现了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共振,并借助中国三星“分享村庄”项目的精准赋能,从传统村落跃升为三产融合的未来乡村样板 [1] 人才振兴模式 - 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如柿子“主理人”杨维娜于2016年返乡,推动柿饼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并开拓柿染新赛道 [2] - 外部人才如深耕房地产行业十年的柿染工坊主理人陈晨,于2024年以非遗植物染布为起点,通过线上平台打开柿染产品销路 [5] - 高校人才如西安美院教授潘璠、石历丽化身乡村非遗文创设计师,将学术研究与乡村实践结合,推动柿染走向国际艺术舞台 [5] 产业发展与融合 - 产业发展从传统柿饼加工,延伸出柿漆生产、柿染非遗工艺、研学旅游等三产内容,构建起完整的柿子产业体系 [6] - 中国三星“分享村庄”项目于2018年落地,以“多维帮扶、多产互融、多业兴旺”的战略规划产业,推动三产融合 [2][6] - 模式创新建立“合作社及村民主导+爱心企业赋能+社会组织专业化实施”的运作机制,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合作社组织力与农户积极性 [6] 赋能平台与可持续机制 - 中国三星“未来教室”在湾里村落地,成为集培训、教学、服务于一体的空间,为村干部提供产业培训,并支持高校开展微专业教学与艺术实践 [7] - 该空间也作为村里孩子的成长屋,提供自习空间并邀请县城教师辅导学业,以教育为乡村埋下未来的种子 [7] - 中国三星于2025年4月在四川广安市干埝村启动乡村振兴“未来学校”,为乡村人才培育与产教融合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