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员武飞:最年轻的“90后”航天员如何亲手“触摸”星辰?
央广网·2025-10-30 13:52

航天员武飞个人背景与飞天梦想 - 航天员武飞出生于1993年,是航天员大队中最年轻的成员,1993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 [1] - 其飞天梦想始于2003年目睹神舟五号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从小是军事迷,初中高中时期喜欢阅读军事杂志 [1][2] - 他顺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航天相关工作,后通过选拔成为第三批航天员 [2]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挑战 - 在离心机选拔考核中首次感受到8个G的重力负荷,面部肌肉变形且几乎无法呼吸 [2] - 2025年6月20日进行了出舱程序训练,2025年6月24日进行了飞船模拟器训练 [3][5] - 团队经历了艰苦的"睡眠剥夺训练",在生理心理极限下依靠队友支持(如打快板、讲笑话)保持清醒 [7] - 2023年7月6日进行了水上救生训练 [8] 航天飞行工程师角色与知识体系转变 - 成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后学习模式发生根本转变,从追求专业深度转变为构建知识广度,需涉猎十多个关键分系统 [4] - 其角色被比喻为中国空间站的"管家",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负责监测环控生保、GNC、通信、能源、仪表等十多个分系统 [4][5] - 工作内容包括通过仪表监测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对异常故障进行维护维修升级,并参与新技术验证 [5]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团队构成与协作 - 乘组为跨越代际的团队,包括"70后"指令长张陆、"80后"载荷专家张洪章和"90后"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 [6] - 团队协作强调互补,指令长经验沉稳提供安全感,载荷专家对科学实验执着追求,航天飞行工程师富有创新想法 [6] - 团队默契度高,在应急故障处置训练中仅凭眼神和直觉即可实现默契分工和角色互换 [6] - 2025年8月21日三名航天员共同进行了机柜设备操作训练 [7] 个人情感与任务期待 - 出征太空携带了一棵迷你向日葵,象征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因其女儿小名叫小葵,以此感受家庭温暖 [1] - 对空间站任务充满期待,将其视为一部"立体而浩瀚的百科全书",渴望翻阅和书写新知识 [8] - 认为成长的最大方法是读书,秉承父母"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诲,坚信人可平凡但不可放弃成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