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与运营展望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销量分别约为45万辆、68万辆和101万辆 [1]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总收入分别达806亿元、1333亿元和1885亿元 [1]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5%、3.4%和5.2% [1] - 目标价设定为126港元或32.4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1]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进展 - 小鹏AI团队已投入物理世界AI基座模型研发超过一年时间 [1] - 公司研发的720亿参数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参数量是主流VLA模型的35倍左右 [1] - 通过自研数据基础设施,使数据上传规模提升22倍、训练中数据带宽提升15倍,模型训练速度提升5倍 [1] - 模型训练数据量将提升到2亿Clips,观察到参数规模越大、训练数据量越大则模型能力越强的规模法则效应 [1] 软硬件核心竞争力 - 软件侧通过云端蒸馏小模型方式将基模部署到车端,赋能AI汽车、AI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2] - 硬件侧自研图灵芯片以较低成本实现更高有效算力,单颗芯片算力等效于3颗Orin-X [2] - 新P7和G7 Ultra版已配备3颗图灵芯片,2026年L4车型将配备3000TOPS算力 [2] - 通过更高算力承载更大车端模型,有望在国内整车厂中实现辅助驾驶体验的断档领先 [2] 行业技术趋势与对标 - 特斯拉依托第四代硬件计划将AI参数提升一个量级,下一代硬件AI5同等成本算力有望再提升10倍 [3] - 特斯拉披露完全由神经网络构成的“世界模拟器”,能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生成高保真虚拟驾驶场景 [3] - 特斯拉的AI系统能在一天内学习相当于人类500年驾驶时长的经验,其底层引擎具备汽车与机器人的通用性 [3] - 小鹏与特斯拉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布局思路上相似性极高 [3] 新兴业务与未来机遇 - 公司其他成长曲线有望随产品进展逐步纳入估值体系,包括机器人及Robotaxi等新兴业务 [1] - 公司将在AI科技日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世界基座模型的世界推演能力取得关键进展 [1]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拥有全栈自研能力、优秀大脑和更好的软硬一体适配性及成本优势 [2]
国盛证券:维持小鹏汽车-W(09868)“买入”评级 目标价12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