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务部:增强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 加快推动物流绿色低碳发展
智通财经网·2025-10-30 21:43

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 增强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加强理念和政策培训,宣传解读国内外法律政策及市场动态,发布最佳实践案例,引导龙头企业将理念贯穿产供链各环节,带动转型并培育绿色低碳产品出口企业[4] - 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支持推行绿色设计及开展绿色产品认证,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流程改造、再生资源原料替代等方式降低产品碳排放量,鼓励行业组织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产供链绿色低碳服务[4] - 加快推动物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外贸大宗货物和集装箱长途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引导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减少二次包装、使用绿色认证周转箱等物流装备,推进单元化集装器具国际互认共享,支持航运企业构建绿色低碳体系并推动船舶设计建造运营全过程绿色化,推动使用可再生合成燃料等清洁能源的运输车辆及船舶投入外贸运输,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国产生物柴油和船用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支持有条件地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生物柴油、绿醇、绿氨等加注业务[5] - 提升第三方绿色低碳服务能力,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研发碳数据管理系统,支持第三方机构提供国际认可的产品碳足迹及组织碳足迹等服务,并强化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督管理[5] 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 - 提升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国际竞争力,引导外贸企业开发使用再生资源、回收资源、可降解材料、可再利用废弃物等制造的产品,发展绿氢等可持续燃料贸易,探索发展再制造产品进出口,动态调整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以支持“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6] - 把握绿色贸易国际市场需求,驻外机构及行业组织加强海外市场研究以挖掘绿色低碳市场潜力,支持外贸企业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优惠安排拓展绿色低碳领域贸易合作,打造对外经贸合作新亮点[6][7] - 提升展会绿色化水平,引导会展企业树立绿色低碳办展理念,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重大展会示范作用,推动有条件的展会设立绿色低碳专门展区及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加快制修订绿色办展等国家和行业标准[7] - 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资源产品和服务进口,研究完善再生资源进口标准及管理措施,发挥地方再生资源交易中心作用为企业进口再生铜、铝、钢铁等资源提供便利,修订《鼓励进口服务目录》以引导扩大节能环保及绿色低碳服务进口[7] - 发挥对外经贸合作带动作用,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在绿色低碳领域合作,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绿色低碳发展,用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制度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绿色低碳政策支持和服务,提升我国产品、技术和标准等国际认可度[7] 营造绿色贸易发展良好国际环境 - 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通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参与全球涉碳经贸规则磋商讨论并提出中国倡议,加强绿色低碳发展议题交流以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平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绿色议题谈判并提升自由贸易协定环境章节水平,积极向外方宣传推广我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果[8] - 推动相关标准制定和国际衔接互认,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开展与国际标准比对分析并将一批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支持国内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加快建立航运绿色燃料认证体系并推动国际互认,制定发布一批重点外贸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鼓励行业组织及重点外贸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国际标准,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多双边合格评定互认合作[8] 建立健全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 - 加强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基于外贸产品碳足迹核算及碳标识认证结果等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优化承保理赔服务以进一步支持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9] - 加快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并发布更新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推进其他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碳足迹因子研究,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及企业建设行业碳足迹因子数据库,鼓励国际碳足迹数据库供应商与我国供应商开展合作[9] - 发挥碳定价机制和绿证绿电支撑作用,健全完善碳定价机制以引导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充分挖掘绿电供应潜力并扩大绿证绿电交易规模以满足企业需求,鼓励资源条件好地区通过新能源直连增加企业绿电供给并探索新能源就地就近供应出口园区,加强碳成本、碳足迹、绿证绿电等议题沟通以引导贸易伙伴认可我国碳定价机制和绿证绿电[9]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行业组织、高校、智库加强绿色贸易课题研究及培养相关人才,组建绿色贸易专家组并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专家队伍,建立绿色贸易工作联系点以跟踪掌握一线实践情况[10] - 强化监测分析和政策保障,研究建立并完善绿色贸易统计监测分析体系,强化统计分析合作并探索统计监测分析实践,指导行业组织、智库、第三方机构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分行业丰富拓展绿色贸易措施,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并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衔接协同[10]